部门首页 >> 教务动态 >> 正文

专家莅临我院指导课程改革

作者: 时间:2017-11-17 10:16:12 点击数:

专家莅临我院指导课程改革

20171115日,应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于志晶、职教专家高树德、吉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刘海、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程宇一行4人到校,参加了5位教学院长关于技术技能课程体系建设总结汇报会。2015年学院启动了10个核心骨干专业进行课程改革,在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将职业技术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提出职业技术素质具体要求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基本内容在教材,开展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社会与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教学工作为载体,心理身体素质为基础,思想道德素质为先导、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技术技能素质为关键、创新创业素质为动力的职业技术素质教育,努力落实在思想树立、品得养成、知识建构、能力训练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保证职业技术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解构集成课程体系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构以技术技能为主,课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关键技术技能要求,以行业企业岗前培训标准为参照,融入基本知识、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解构原有专业课程体系,系统设计并重构专业技术技能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与行业企业岗前培训的衔接,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职业技术素质的培养,构建由公共素质课程、技术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5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

三、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方式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1.以岗位(群)需求的基本、典型、先进的技术和技能为前提,依据职业技能标准、岗位操作规范和实训条件,整合优化技术技能课程,重组课程内容,形成融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教学标准》。

2.按照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原则整合公共素质课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有利于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做到图文并茂。

3.按照满足多元需求的原则整合优化职业拓展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设置理论综述或概论课程、技术技能实训强化课程、职业岗位迁移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解决技术技能课程中存在的理论知识不完整、不系统问题的基础上,分别满足学生专升本继续深造和就业创业的需要。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国家示范校欲将改革成果与吉林省高职分享,选派分院院长对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进行汇报分享,于志晶、高树德、刘海、程宇四位教授对分院院长汇报提出了几点建议,建议从两个方面汇报:一是课程体系构建,二是教学方法运用。

课程体系方面:

1.为什么要改?社会需求决定要进行改革。

2.改了什么?课程从结构上和逻辑上做了哪些调整,改革前后课程进行对比。改的目标是什么,最终要有怎样的改革效果。

教学方法方面:

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围绕素质主线,阐述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积极响应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最近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的“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职业技术素质教育,大力开展技术技能课程改革,做好深化课程改革的试点工作,扩大课程改革的创新成果,化解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提升学院办学内涵,为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示范作用国内高水平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站技术:网络信息中心  吉ICP备05004977号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恒山西路15号